近年来,电驱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异军突起、融合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不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给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优势
汽车零部件企业2022年业绩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受益于行业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发展较好;另一方面,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从而推动了行业业绩分化。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至2025年,中国汽车配件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79万亿元。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网联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林示认为,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将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景气趋势将持续。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构筑本土供应链优势,迎来黄金时代。
未来,汽车零部件市场势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以及规模效应较差的中小企业可能被加速淘汰出局,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持续提高。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
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是由“零件→组件→部件→系统→总成”形成金字塔式配套体系,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下,整车企业全力进行车型开发设计、整车组装和终端品牌经营,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和制造,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常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汽车整车制造商与汽车零部件配套商之间形成金字塔型的产业链结构。
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根据各厂商 2020 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了 2021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位列第一,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从各大公司 2020 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来看,受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公司 2020 年营收出现下滑。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行业内涌现出一批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采埃孚、加拿大麦格纳等公司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前十强企业主要被传统零部件巨头占据,前五强排名有所波动。
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爱信精机、德国采埃孚、JATCO(加特可)株式会社在变速器领域,本特勒在汽车底盘领域,博世、大陆在车身稳定系统和制动系统领域,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弗吉亚在汽车座椅领域,均已各自形成一定垄断地位,并控制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核心技术。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版汽车零部件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汽车零部件出口方面,随着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结束了面向单一客户、面向单一市场的局面,加大了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基本覆盖到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随着近 10 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经奠定了以发达国家为主,以新兴市场及次发达国家为辅的基本格局。近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总额呈现总体上升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 756亿美元,同比增长 33.7%。
在汽车零部件进口方面,我国进口的主要是高端汽车电子系统、变速箱等国内不具备制造能力的关键零部件。此类汽车关键零部件进口受到国际形势以及关税等影响较大,近几年进口额呈现较大波动。受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规模呈现出下降趋势,但随着国际防疫趋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规模呈现快速回升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为 376 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2022年汽车零售销量2054.3万辆
去年底车市热度明显回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显示:2022全年累计零售2054.3万辆,同比增长1.9%。
值得注意的是,燃油车零售1486.8万辆,同比减少230.2万辆;新能源零售567.4万辆,同比净增268.7万辆。两相对比,无论是由于各项政策的促使还是人们环保理念的加持,似乎燃油车正在丢失消费者,并已然流向新能源。这说明,在汽车消费方面,国人的消费认知已经发生转变,人们当初对于新能源车的排斥、质疑等抵触情绪已逐渐消逝,反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接受新的交通方式。
此外,对于品牌的认可,也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乘联会2022年1-12月的厂商销量综合排名中,当年“大众+通用”霸榜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国产翘楚比亚迪,以显著的差异领跑厂商零售榜单。
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从2022年全年数据排行榜来看,比亚迪以1799947辆的成绩一骑绝尘,同比大增208.2%。上汽通用五菱位列第二,销量为442118辆,同比增长2.5%。特斯拉中国落至第三,全年销量439770辆,同比增长为37.1%。Top15中,国产品牌以压倒性的数量占据榜单。
新势力车企1月销量集体遇冷
截至2月2日,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极氪等车企披露了1月销量情况。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叠加新能源车“国补”2022年末退出,部分需求提前透支,2023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大幅回落。其中,零跑销量环比下降87%,小鹏销量环比下降54%。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补”的退出,地方补贴或成为刺激新能源车消费的主导。同时,新能源车企降价,将带动终端销量增长。
比亚迪、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以及“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1月销量均环比回落。从造车新势力阵营看,“蔚小理”变成“理蔚小”。
1月,理想交付汽车15141辆,环比下降29%,销量超蔚来和小鹏之和。蔚来、小鹏分别交付8506辆、5218辆,环比分别下降46%、54%。
哪吒汽车交付6016辆,环比下降22.8%,超越小鹏位列新势力交付榜第三。哪吒汽车为2022年新势力销量冠军。
此外,赛力斯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885辆,环比下降70.6%,同比增长38.78%。
极氪和零跑下滑较为明显。1月,零跑共交付汽车1139辆,环比下降86.6%,同比下降85.9%。极氪1月交付汽车3116辆,同比减少11.7%,环比减少72.5%。极氪表示,经过21天停产升级,极氪智慧工厂已于2月1日复工。
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和广汽埃安依旧保持较强竞争力。1月,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15.13万辆,环比下降35.7%,同比增长62.4%。根据乘联会预测数据,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36万辆左右。比亚迪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
此外,广汽埃安1月销量依旧过万,达10206辆,环比下降66%。
对于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回落,业内人士表示,受补贴退坡和春节假期影响,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整体数据弱于正常表现,但仍属乐观。
对于1月销量环比降幅较大的原因,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前期,新能源车型涨价过多,订单较少。而特斯拉等头部企业降价,消费者出现观望情绪。
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小鹏、赛力斯等车企采用“以价换量”的模式,有望进一步拉动2月销量。
赛力斯相关负责人表示,1月赛力斯部分车型降价幅度达3万元。随着活动的持续,AITO问界系列车型的订单稳步增长。
2月2日,蔚来宣布降价促销,2022款ES6和ES8降幅最高超10万元。北京蔚来直营店的销售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活动从2月1日开始,不过优惠10万元的车型比较少。ES6和ES8裸配车型的优惠力度分别为5万-6万元、7万元左右,选配越多,价格越优惠。”该销售人员坦言,此举主要是为了拉动销量。